找到相关内容642篇,用时1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菩提心影:人生篇(一)

    叫做一个完全的人?这个题目,总算讲完了,现在再讲一个故事来收尾:从前有两个出家人是师兄弟,师兄欢喜修行,坐禅和持戒,(P240)后来证了四果阿罗汉。师弟欢喜布施,做的事情,但是戒行不清净,后来师弟...的修净业了。要知修净业,在佛教里讲起来,最浅的就要严持五戒。五戒者,一曰不杀,二曰不盗,三曰不邪淫,四曰不妄语,五曰不饮酒。这五戒即与儒家所说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一样,是做人必守的基本条件。...

    慈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0370430.html
  • 菩提心影:人生篇(二)

    世间人不致力于本业,而妄求侥幸以图逞雄于世者,犹小学生之不肯动学,而望于考试时,教师多给成绩分。而此种靠为住之信仰,亦谓邪信。邪信约有二种:(1)自已犯罪,希望求人庇护。(2)自不修,希望他人赐福...自召。”故劝大众,先要修福。(P307)  之法,要利益他人。好比对方的人,不论是父母、兄弟、亲戚、邻里,乃至社会国家,凡有丝毫损人利己之行为者,谓之害他,此就是折福;若无即有祸。祸非外来,亦由...

    慈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0470431.html
  • 莲修必读(1)

    。种德如种榖。所積既已多。所须无不足。当早成佛。自具出世。福德在世间。徒然长三毒。往往昏如醉。区区唤不回。都忘许大事。真个是痴呆。安危自业招。祸福非天降。临死坏?时。不如猪狗相。  萬善先资 ...闲时不肯念弥陀。直待临终空懊恼。  日高辰。人世仓居必择?。莫向人天报。寿终难免再沉瀹。生忉利。作转输。暂时快活未为真。勸君念佛西去。永作逍遥自在人。  ?中巳。食时处处炊烟起。自餐饱饭自充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84070735.html
  • 略析敦煌文献中所见的念佛法门

    ,以此来灭除罪障;同时,瞻仰阿弥陀佛画像,并赞叹佛之相好功德,以此往生。那么,这里的「十念」、「从念生」之「念」,是什么意思呢?同卷中之《十念文》可供参考:  一切恭敬敬礼,常住三宝,作如来...翻译),开始出现称念佛名的方法。《观经》其实讲的还是用观佛的方法往生净土,祇不过这里的佛主要是指阿弥陀佛。该经叙说的世福,戒福和行福这三,又称为净业正因,是往生净土的基本条件;叙说的十六观,乃分别...

    张子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1270845.html
  • 台湾本土佛教的传统与变迁: 岩仔的调查研究

    大仙岩、关仔岭火山岩(碧云寺)这些南部的名岩大多是前俗后圣的方式混合民间信仰 与佛教于一体。竹崎乡玉山岩香光寺, 平时出家人住寺奉佛, 观音佛祖千秋祭典与中元普度, 又奉还民众祈安, 是神佛混合的...地方信徒出资兴建整修, 出家人住持多是应在家众邀, 其管理多只是暂时性的, 法律上的管理者仍是在家人。不过, 半天岩的例子恐怕是在众多的出家与在家的纷争纠葛中非常少数的在家人胜利的例子。  (五)...

    林美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0071183.html
  • 早期中国佛教的大乘小乘观

    等铭文可见于所有其它各部派的佛教里。(  注 22 )  ───────────────  注21:真野正顺,佛教????宗观念?成立,东京:理想社  ,1965 年,页 119- 143,179...出的经典, 并末冠上「大乘」二字的头衔,而后出同本经典  的译本上则有「大乘」的头衔。 前后译本的内容,并无不同  。 例如唐代实叉难陀所译的大乘入楞伽经,先前已有那跋  陀罗所译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周伯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2571348.html
  • 佛教的财富观——宽昌法师访谈实录

    :非常非常正常的,也是非常合理的。但是,这个牵扯到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佛教徒怎么样去对待财富,能不能去追求财富,确实这样一个问题。你比如说,我们去拜佛,财也好,就一定要端正一个正确的一个心态。...一种德。如果我们把它这个东西放在这里,它有价值吗?没有价值,那这个东西就不叫德。对吧?所以,在佛教里面认为,最大的财富就是舍,喜舍。以(舍)的心态,以不回报的心态去帮助别人,救济这个社会大众,这就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90471449.html
  • 吴智和:明代僧家、文人对茶推广之贡献(1)

    曰﹕『吾门不,不怵祸,人何慕焉﹗』」  (注101)道尽世人福怵祸之意,故寺院讲经之时,常聚至  万人。而文人也多能与僧家对坐论道,乐此不倦。如「云衣  漠漠雨丝丝,随意看山载酒迟,何似涌泉庵里...倒反不如沉寂之荒山残寺具办茶瓯来得适宜。时人云﹕「  饮茶宜凉台、静室、明窗、曲几、僧寮、道院、松风、竹月  、晏坐、行吟、清谈、把卷。」原意就在先求得「静」,然  后再「适」、「洁」,而僧寮道院若非...

    吴智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53471649.html
  • 敦煌写本《观心论》校勘

    云何三轻?所为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於天[2]趣。迷持五戒,妄起爱憎[3],未免嗔界,生於人趣。迷执有为,信邪,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如是三类,名三轻趣。云何三重?所谓纵三毒心,唯造恶业...毁禁[23]戒,伤损万物,报,欲益反损,岂有是乎! 又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智慧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解脱者,常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盏,信为灯炷,...

    宗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04471679.html
  • 王政与佛法——北朝至隋代帝王统治与弥勒信仰

     用心则是相同的。  本身尊奉佛教, 信仰虔诚,但亦留心国政者,如北魏文成帝、孝  文帝及隋文帝等人, 他们对教义有相当了解,故除了「为国行道」之  外, 在其个人方面,亦如同一般信徒之、积功德、...  道武帝虽览佛法但亦好黄老,对道教留有一席之位。 太武帝即位时,  少年有为, 魏书释老志称其「锐志武功,每以平定祸乱为先,虽归宗  佛法,敬重沙门,而未存览经教,深缘报之意」(注13), 则其宗...

    陈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4373401.html